鬼故事

一念不生,了了分明(转载)

鬼故事 https://www.szbce.com 2021-12-31 06:43 出处:网络 作者:ty_沧海一声笑819编辑:@鬼故事
    问:“一念不生,了了分明”是好境界还是坏境界?为什么有的禅师对此境界呵斥得非常厉害?  答:参禅可分为四个阶段:一、万念归一,即仅存话头这一念;二、一归于无,话头这一念亦无,此时做功夫是行
  

  问:“一念不生,了了分明”是好境界还是坏境界?为什么有的禅师对此境界呵斥得非常厉害?

  答:参禅可分为四个阶段:一、万念归一,即仅存话头这一念;二、一归于无,话头这一念亦无,此时做功夫是行住坐卧都向一念未萌前究;三、明心见性(开悟);四、做保任功夫,以悟处融会心、境,净除现业流识,妄想情虑,皆镕成一味真心。

  而“一念不生,了了分明”即是处于一归于无这个阶段。对于尚未达到一心不乱、或者仅有初步一心不乱功夫的人而言,这是好境界。然而,对于已经达到了“一念不生,了了分明”的人,如果执著于这个境界以为究竟,便放下疑情而不究,则大错而特错。呵斥者实际上不是说这个境界不好,而是说切不可执著于它,以为这是究竟,因为后面还有明心见性和保任这两大段。

  虚云老和尚开示道:“有等(有些人)因为到了这境地,功夫有些微把握,又没有遇著什么打不开的境界,便自以为无明断尽,功夫到家;哪晓得天天坐在无明窟里过日子还不自知。忽然遇著一个境界,便打不开,作不得主,依旧随它去了,岂不可惜!或有等到了真疑现前的境地,空中发点慧,领略了古人几则公案,便放下疑情(此时便放下疑情,即入歧途;应当继续精进不懈地向一念未萌前究,不明心见性决不罢休),自以为大彻大悟,吟诗作偈,瞬目扬眉,称善知识。这种人自误误人,罪过无边。又有等把达摩老人的‘外息诸缘,内心无喘,心如墙壁,可以入道。’和六祖的‘不思善,不思恶,正恁(nèn)么时,那个是明上座本本面目’的涵义错会了,便以坐在枯木岩边为极则。这种人以化城为宝所,认客地作家乡,婆子烧庵,就是骂此等死汉。”(详见《虚云禅法》)

  〔疑情〕处于究而无念的状态,称之为疑情。〔此时便放下疑情,即入歧途〕这时清清净净,无限轻安,稍失疑情(稍失去“究”),便是无记,禅林称之为“枯木岩”、“冷水泡石头”,更何况自以为究竟而故意放下疑情!古德云:“枯木岩前岔路多,行人到此尽蹉跎。”

  〔涵义错会了〕一、达摩祖师“外息诸缘,内心无喘,心如墙壁,可以入道”之开示中,“可以入道”一句是说:可以开始证道了,也就是说,做到了前三句,就做好了证道前的准备工作。而有的人却误以为,做到了“外息诸缘,内心无喘,心如墙壁”就是证道,就是究竟。二、六祖的“不思善,不思恶,正恁么时,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”之开示中,“那个”是现代汉语中“哪个”的意思(古语中没有“哪”一字,“那”字有二义,一是现代汉语中的“那”,一是现代汉语中的“哪”),而不是现代汉语中“那个”的意思。而有的人却误以为“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”的意思,用现代汉语表达是:那个(That)就是你的本来面目。因此误以为“不思善,不思恶,正恁么时”就是本来面目。

  〔化城〕幻化之城郭。这是《法华经》中的化城喻。一切众生成佛之所为宝所,然而到此宝所,路途艰险遥远。佛恐行人疲倦退却,于是在中途变出一城郭,使他们暂得止息,蓄养精力,然后直奔宝所。佛欲使一切众生证得佛果,然而由于众生心怯力弱,不堪承担,故先说小乘涅槃,使他们得此涅槃,暂为止息,由此更发大心,进趋大乘涅槃(佛果)之真实宝所。

  〔婆子烧庵〕禅宗公案:昔日有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,常令一少女送饭给侍。一日,婆子令女子抱住他,问道:‘你现在感觉怎么样?’庵主说:‘枯木倚寒岩,三冬无暖气。’少女将这话禀告婆子。婆子说道:‘我二十年只供养得个俗汉(没有开悟的俗人)。’于是将他赶走,把草庵烧掉。此公案是说这庵主以化城为宝所(以为一念不生的境界便是究竟),能死不能活。(见《五灯会元》)道原禅师偈云:“百丈竿头不动人(一念不生),虽然得入未为真(不究竟);百尺竿头须进步(彻见本性),十方世界是全身。”(《景德传灯录》)

  憨山大师开示道:“此事(向上一路)若不放下身心,苦切根究到水穷山尽处,终无下落。纵到水穷山尽处,古人谓之静沈(同“沉”)死水,又谓之玄妙窠窟。若不回头转脑,则面前如铁壁银山相似,只是得力时,不是受用处。古人用心,不是死到底,须是死中发活始得,要在回机转位。所以道:百尺竿头坐的人,虽然得入未为真,百尺竿头重进步,大千世界现全身。”(《梦游集·示颛愚衡禅人》,注释详见《憨山大师开示录》中“身病禅病” 一节)

  所以,“一念不生,了了分明”对于要以自力来了生死,还有很长一段路程。若是执以为究竟,必堕生死轮回,因此要给以当头棒喝!但如果是禅净双修,做到“一念不生,了了分明”,虽然今生不能够明心见性,临终一定是上品上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而了生死。憨山大师对此有明确开示,详见《参究念佛开示》一文。



  问:“一念不生,了了分明”是否是说什么念头都没有了?

  答:这里所说的“一念不生”,是只有向一念未萌前究的疑情而无话头,也没有其它念头;“了了分明”是说,自己清清楚楚地知道是在“究”,而且别无它念。其实,这个“究”也是一个念头,但它是明心见性的关键,非常宝贵。当只有“向一念未萌前究”这一念时,便是真疑现前。久久行之,这“究”的一念忽然迸断,心境双亡,则明心见性矣。

  〔心境双亡〕能究之心与所究之境一齐泯灭——能所双亡。



  综上所述,结论是:到达“一念不生,了了分明”这一阶段时,不可执为究竟,而要继续精进不懈地向一念未萌前究,百尺竿头更进一步。同时,应当禅净双修,以确保今生了生死。如此,“一念不生,了了分明”便是非常好的境界。
0

精彩评论

暂无评论...
验证码 换一张
取 消
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