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故事

斯人驾鹤去,大美润寰宇

鬼故事 https://www.szbce.com 2021-11-30 19:02 出处:网络 作者:陈士同编辑:@鬼故事
  李泽厚先生走了,带着他的饱含美学因子的学术成果进入另一个世界,在那里继续进行他的巡美之旅。回望李先生的一生,91载风雨奔突,把毕生的精力都投注到对美的探寻、根植、阐释,以及对哲学的思考研究中。从
  李泽厚先生走了,带着他的饱含美学因子的学术成果进入另一个世界,在那里继续进行他的巡美之旅。回望李先生的一生,91载风雨奔突,把毕生的精力都投注到对美的探寻、根植、阐释,以及对哲学的思考研究中。从某种程度上说,李先生就是为美而活的,是美的精魂。
  谈及李泽厚先生,为世人熟知的是他在年轻时著述的美学专著《美的历程》。而从李先生一生所操持的挚业看,关于美的思考与探寻占据他大部分的精力。美是什么?对普通人来说是高大上的,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抽象存在;在俗陋之徒的眼中,美是一种可以给自己带来身心愉悦的、赏心悦目的具象存在。对非专业人士而言,对美的审视,更多是出于对美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目的的考虑。而从专业的角度观照,美是什么,并非用语言文字就能够简单地描述出来的。可以说,美无处不在,按照“存在就是合理”的价值观衡量,每一种存在都有美的成分。只不过有的是外显的,有的是内隐的,很多被公众漠视而已。诚如罗丹所言:“世间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”
  对外界风物的观照和对人的内在世界的审视,不同的对象,不同的视角,有不同的价值定位。作为开创中国美学一大派别——实践美学的李泽厚先生,他把世情社会的生活经验和哲学思维有机融合,把外在与内心相契合,从远古一路慢溯,沿着人类对美的认知从模糊到日渐清晰、从蒙昧到日益开化、从具象逐步到抽象、从物质渐进精神,完成自己的美学之旅,并写就了一本影响很多人,并对人的美学意识起到唤醒作用的《美学历程》。作为一本广义的中国美学史纲要,李泽厚在书里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,一直讲到明清工艺,宏观地描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发生、形成和流变的历程,为中国美学史勾画了一个整体轮廓。关于美的感知和探讨,专业性的论著古今中外可谓繁盛。但是,很多人是站在半空中,以虚幻空灵的文字进行纯学理的阐释。这种“专业人说专业知识”的写作文本范式,只能局限在所谓的专业人士的“学术圈子”里。对普罗大众而言,这种乍看有点“阳春白雪”味道的著作与他们是无缘的。但是,李泽厚先生的“美学历程”不是处于“高处不胜寒”的角度板起脸孔进行纯理性的说教,而是把对美的探寻深根于厚重的大地,从先民时代一路走来,以实物为引子,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索。读者在先生的引领下,借助浅近的文字和大量的实物,对美可以有基本的感知。从游牧、农耕时期到工业、科技时代,物质世界日新月异的改变冲击着世人的思想和灵魂,由此带来的是对外在世界和内在自我认知的变革,对“美”的认识与诉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,文化的精进和文明的提升在不断的发生变化。当然,对美的思考与需求也在不断的改变。
  就与事物关系处理方式的角度而言,人们欲享受美,首先自然要知道美是什么。尽管不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深究,起码要有轮廓的了解。李先生的美学专著《美的历程》,就是一本雅俗共赏的美学读物。通览全书,因为没有使用佶屈聱牙的语言,所以稍有文化学识者都能够通读全书,并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食粮。易中天曾经对该著作如是评价:“这样的著作能有多少呢?凤毛麟角吧,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‘美的历程’,高屋建瓴,势如破竹,且能够做到‘天网恢恢疏而不漏’,该细密处细密,该流连处流连,丝丝入扣,顺理成章,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,诚非大手笔而不能为。”
  一个人,对美心怀好奇心,然后再以实际行动在芜杂烦乱的历史烟雾中寻幽探密,拨开雨雾,使其献出庐山真面目,这一漫长的过程用文字书写与艰辛的付出相比,可谓是轻描淡写。而对操刀的人来说,没有信念和喜爱的支撑,没有穷经皓首、兀兀穷年的执着,很难从相外进入环中的。李先生对美的寻幽探密,并从自我的视觉揭开其神秘的面纱,源于一位学人对学术的谨严和对读者的一份责任担当。不过,对美的本质的解密,如果仅局限在美的本身,仅以美学的理论进行挖掘,极容易走进偏狭的死角。正是意识到这一点,李先生在进行美的巡礼时,立足美学本身,再把哲学的思想融入其中。当然,还有他“率性而为”的人格。一个“没有那么多故事,一生简单平凡”的人,李先生谦虚低调,但是他在治学过程中表现出的谨严,近乎痴狂(按语:自己的一生谈不上“中庸之道”,也不算是进取的“狂者”,最多不过是“有所不为”的“狷者”罢了——李先生自我评价。),才取得了著作等身的学术成就。“书就是人,人就是书。”从简单的八个字中,李先生治学、读书、做学问的态度可见一斑。
  一代学人,在美学和中国哲学方面的精耕细作,才有了累累硕果。对李先生来说,依照他自己所言,做学问源于对所从事领域的挚爱,才能够沉下身子、静下心来,做一点事情。做思考和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取悦世人,也不是为了哗众取宠。正是秉持这样的治学之道,才在美学的世界里开疆拓土,培育出一株株美的幼苗;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,以自己的对立思考,才在中国哲学的园囿中播下一粒李氏哲学的种子,经过悉心浇灌、精心呵护,业已生根发芽、茁壮成长。王静安说:“古今成大事者,当有三种境界。”不可否认,李先生在美学和哲学领域之所以能够达到很高造诣、取得辉煌成就,没有“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;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的殚精竭虑,不可能有“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的惊喜。
  在外人的眼中,李先生是“性格孤僻,骄傲,不爱与人交往,不懂人情世故”的倔强之人。试想,古今成就大事业者,没有坐的板凳十年冷的耐得住寂寞的精神,没有“躲进小楼成一统,管他冬夏与春秋”的自我“隔离”的意志,怎么可能抵达令世人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的高度。一个人立于凡尘,又不为繁文缛节牵绊手脚、禁锢心魂,他才会在自己的领域创作出惊艳世人的成就。李先生以“四个静悄悄——静悄悄地写,一生从没报过什么计划、项目、课题,出书或发表文章之前从不对人说;静悄悄地读,有一群静悄悄的认真的读者,书既没宣传,也没炒作,书评也极少,批判倒是多,但仍有人静悄悄地读;静悄悄地活和静悄悄地死”和“三个不——不讲演,不开会,不上电视”作为自己行走于世、独步学林、摆渡人生的座右铭,焚膏继晷,孜孜矻矻,为后人留下丰盈的精神食粮。
  如今先生已逝,他播种的美学种子,春回大地时,必然会在寰宇间破土发芽,并枝繁叶茂、开花结果。行文最后,以冯友兰先生对《美学历程》的评语收束,借以表达对先生的敬仰之情和对先生离世的哀悼之意:“《美学历程》是部大书(应该说是几部大书),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,一部中国文学史,一部中国哲学史,一部中国文化史。”(陈士同)

0

精彩评论

暂无评论...
验证码 换一张
取 消
统计